2010年7月
王力雄
看到亚洲周刊报道西藏流亡社会的独派人士打算“一旦不能通过选举‘夺权’,将以有宪法、有纲领的联合组织取代现有流亡政府”,我原以为要在达赖喇嘛身后才会出现的事情,现在就已经露出苗头。
设想一下,假如上述报道成为事实,会是什么情况?那等于因为观点的不同,便会另立一个中心,不再服从现有中心,流亡社会将同时有两个中心。如果再有其他的不同观点,是不是也会另立新的中心?对任何国家,都不会容许出现与政府分庭抗礼的另立中心,然而对流亡西藏,独派要这样做,流亡政府却没有办法。
这是因为,流亡政府名义上是政府,实质只是“非政府组织”——它在印度的确注册的就是NGO,并不具备政府权力。有过NGO经验的人都知道,NGO全靠感情维系和道德感召,完全没有实际的控制权。成员来去自由,即使拉出去另立一个组织,也只能听之任之。现实中的NGO因为观点或利益不同发生分裂的情况,比比皆是,流亡西藏发生这样的情况,并不是没有可能。
一些藏人不愿意正视这样前景,他们说,流亡西藏有着共同的大前提和大目标,其他的政见即使不同,也在共同的大目标下,因此不会导致分裂。但是这并不能说服人,哈马斯与法塔赫也有巴勒斯坦问题的共同前提与目标,他们不但分裂了,而且武力相对。在面对共同目标时,选择不同的路径其实存在更多争执和冲突的可能。
最常听到的说法是一种人云亦云:既然实行民主,就会有不同观点,因此发生争执和出现派系不足为奇。没人说不要民主,要讨论的是针对具体情况可能出现的问题。流亡社会的民主和国家的民主是不一样的。有国家的框架,民主过程中的不同政见无论怎样争执,都不能出格,也不被允许分裂,国家是有能力保证这一点的。然而没有国家框架的约束,仍然实行竞争性民主,却没有能力制止争执升级和派系冲突,势必会走向分裂,给流亡社会带来致命的破坏。
因此,流亡西藏的民主不能采取用于国家的民主模式,应当寻找一种适合于非政府组织的民主模式,把目前这种基于竞争的民主,变成一种基于妥协的民主。中国海外民运之所以不断分裂,与没有找到这样的民主模式有很大关系。流亡西藏尚未像其他流亡组织那样山头林立,以往是因为藏民族对达赖喇嘛的崇拜起到类似国家框架那种整体约束的作用。然而达赖喇嘛总会离开,如果他健在时不能找到一种好的模式,而是因为眼前未分裂就对目前的民主模式高枕无忧,未来一旦失去达赖喇嘛,流亡西藏就可能被政治冲突所分裂。从这个角度,独派目前准备另立山头,是一个好的提醒。
(本文为RFA藏语节目,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