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
王力雄
不久前,一位噶厦官员通过网络群发一条消息,是法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北京特约记者的报道,说中国官方的《中国日报》2月20号发表名为《中国不妨换个思路处理西藏问题》的文章,建议北京对西藏问题改变生硬、被动而效果不佳的老套路。
文章说,二、三十年之前,中国和台湾原本可以在“一中”问题上达成今天看来求之不得的协议,但当时的北京决策者寸步不让。结果直到老一代有中国意识的大陆籍国民党人退出历史舞台,北京手里连一个像样的“两岸协议”都没有,只有一个含糊的“九二共识”。这时又变成什么都可以让步,甚至退到只要台湾承认 “一中”,一切都可以商量的地步。文章认为北京应汲取这个教训,抓紧时机把达赖喇嘛允诺西藏留在中国以文件形式确定下来,以免百年之后留下类似今天台湾的遗憾。因此北京需要改变居高临下,将达赖的代表找来训一通话,然后挥之而去,或是对达赖喇嘛的各种言行一概斥之为“分裂祖国”的做法。
这种观点在中国内部早有人提出,但是一直未在任何官方场合上过台面。若是真有官方媒体发表这种文章,不能不说意味深长。但是到网上做一下检索,可看到文章其实来自一位旅美华人学者,发表于新加坡《联合早报》。而《中国日报》的网站上,跟西藏问题有关的文章皆是《达赖挟洋自重必然失败》、《看达赖如何充当“印度之子”出卖中国领土和主权 》、《看达赖如何诋毁中国党和政府》、《看达赖如何与热比娅沆瀣一气》、《达赖纠集1万多人次骚扰驻外使领馆》之类,丝毫没有换思路的迹象。
.
在我看到噶厦官员转发的文章时,就认为不可能出自中国官方的媒体,那既不符合现实状况,也有违中国官场的规则。虽然噶厦官员群发这条消息时未加置评,却能感受到他内心又一次升起希望。藏人一次一次从失望到希望,使我重新感受到“藏人希望多”的说法。这在日常生活中不是坏事,但是在政治斗争中却容易使自己陷入被动。之所以流亡西藏一直找不准方向,跟总是抱有这种不切实际的希望有关。一旦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对他人的希望,就会使自己跟着他人指挥棒起舞,从而失去可能开创另一番景象的空间。
(本文为RFA藏语节目,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