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
王力雄
政治学者这样论证人群规模过大为什么难以实现民主:以集会为例,人太多就只能由主持人决定日程、指定发言人和调控会场,否则一定进行不下去。集会规模越大,主持人的作用也就越大,普通与会者的发言权反之越小,有效交流和辩论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当主持人掌握了可以支配决策结果的权力时,民主就死亡了。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直接民主不可行。然而不仅直接民主如此,当代通行的代议制民主也存在同样问题。虽然不再由民众集会直接进行决策,是由议员或政府首脑决策,然而选举用的是同样方式,是在大规模范围里进行的。如选举美国联邦众议员的选区有六十万选民,加利福尼亚州的联邦参议员要由上千万加州公民选举。流亡西藏的选举规模虽没那么大,但是分散在世界各地,同样离不开主持者。
在大规模选举中,选民只能通过电视、报纸、集会认识和判断竞选人。他们看到的并非竞选者本人,而是竞选者展示在外的形象。现代社会的包装能力是非常强的,而且非常有效。西方有一个这方面的笑话:三个外科医生自夸,一个说:“我给一个男人接上了胳臂,他现在是全国闻名的棒球手!”第二个说:“我给一个人接好了腿,他现在是世界著名的长跑运动员!”第三个说:“你们简直是小菜,我为一个白痴接上了笑容,他现在已经是国会议员了!”
无论直接民主还是间接民主,民主的规模过大是共同的弊病。如果直接民主被形容为政治野心家的天堂,间接民主就可以被视为政治表演家的天堂。间接民主的前提是通过大规模投票进行选举,很容易被善于蛊惑的政客利用。之所以说骗十人难,骗十万人易,原因就在于十人是互相了解的范围,而十万人则是互相不了解的范围。在互相不了解的范围,人们只能根据不充分的信息——往往是刻意制造的信息——进行判断,这时善于表演甚至善于欺骗的人往往占便宜,大智若愚的智者或品格清高的有德之士往往被遮蔽,难以为人所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民主的选举,不一定能选出合适的人。
(本文为RFA藏语节目,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