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
王力雄
眼下,听到的多是对解决西藏问题前景的悲观言论,人们对长期努力的结果不进反退感到灰心,展望未来也看不到前途。然而,在这种普遍的悲观中,我却心存一种乐观。
当年我在黄河上游旅行时,听黄河边的老人讲过这样一种情景:早年黄河上游没有路,伐木者只能利用黄河输送原木。黄河峡谷有些段落很窄,礁石林立,有时原木会被礁石卡住,卡的原木多了,就会挡住后面漂下的原木。这种被挡住的原木越堆越多,最后会在峡谷中架成小山一样的木垛,便会封住整个水道,使木材运输中断。那时,为了打通水道,得请出最好的老把式。老把式要做的,是从木垛错乱交织的千百根木头中找出一根关键的木头——那是整个木垛的“支点”。有时要好久才能找到。但是只要找到了那个“支点”,并且把它砍断,整个木垛就会轰然倒塌,一泻千里,水道也就会畅行无阻了。
西藏问题目前的僵局,就好像顺着黄河流下的原木卡在一起,形成木垛,堵塞了河道。那么,我们能不能也从中找出一个关键的支点呢?只要解决了那个支点,其他问题也就一块迎刃而解。
这当然不是空谈主义能够解决的,而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主义是着眼于应该怎样,方法却着手于能够怎样。扭转困境无疑是一个综合进程,非一招一式能达到,但是关键还是要有方法。这一点可以在社会演变历程中观察得到——那些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不同社会形态,区别在哪里?仔细分析,归根结底是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使用奴隶、封地建邑、代议制、三权分立、竞选、国有化……无一不是方法,正是这些方法的出现与实施,才造就了奴隶制、封建制、民主制、公有制等不同的社会与时代。
举例说,选举是一种方法,与不选举相比,二者造就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选举本身又可以分为有竞争的选举和无竞争的选举,也是方法区别。其中有竞争的选举造就民主社会,无竞争的选举仍然停留在专制社会,从这种区别,足以见到方法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方法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技巧,还能够产生划时代的作用。
因此,推动世界变化靠的是方法,打破西藏问题目前的僵局,同样应该从寻找方法入手。
(本文为RFA藏语节目,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