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
王力雄
在目前关于西藏问题的争论中,西藏语言文字的状况是一个主要焦点。国际社会和流亡藏人指责中国政府在藏区削弱藏语教育,压制藏语的使用,力图用汉语取代藏语,中国政府则进行反驳。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七局西藏处的
的确,王处长所说的情况都存在,法律有使用双语的规定,各种文件和标牌也都有藏汉两种文字,大学藏语专业,政府在藏文文献和经典整理上也经常立项投资。但是却不能由此得出藏语不受压制的结论。,因为在这个问题上,重点并不在于是不是使用藏语,而是在于怎么使用藏语。民族语言的使用首先不在别的方面,而是应该进行民族意识的自我表述。那种表述并非只是复述历史和传统,更重要的是表达对本民族现实处境的感受、思考和诉求。从这个角度看,既便把民族语言保留得再好,处处提倡使用民族语言,但是却不允许用民族语言诉说民族的真实感受,只允许用民族语言表达对统治者的感激,充当北京的传声筒,那种民族语言保持得再好,使用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当民族语言变成了那样的傀儡语言,统治者当然可以重视和扶植,也可以慷慨地投入巨资,然而那不是对民族的恩惠,恰恰是一种帝国主义行为。
由此分析,中国当局对西藏语言的压制就变得清晰起来——不管它投了多少资,办了多少学,整理了多少藏文典籍,但是恰恰不允许藏民族进行自我表述。藏民族尽可以说自己的语言,说什么却只能在它允许的范围内,任何突破都要受到无情打击。而当一个民族不能进行自由表达的时候,自己的语言也一定会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