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
王力雄
目前流亡西藏除了噶伦赤巴是由全体流亡藏人一人一票直接选举,最重要的选举是西藏人民议会的议员选举。流亡议会的组成方式比较独特——按照多卫康三区划分,每区有10名议员,每区议员由籍贯属于该区的人选举;藏传佛教五个教派每派各有2名议员,由各教派僧人选举;还有欧洲和美洲的流亡藏人可选举3名议员。
其中按多卫康三区分配议员名额和进行选举的争议最大,被认为不符合“票权相等”的民主原则。根据台湾学者苏嘉宏的研究,卫藏人占流亡藏人约70%,康区人占25%,安多人占5%。当选卫藏议员需要得到上万张选票,而当选安多议员只需要得到几百张选票就可以。教派中的苯教僧人少,当选苯教的议员只需得票百余张甚至几十张,而当选格鲁派议员则需得票上千张。当初确立这种名额分配,是按照境内各地区藏人的比例,以及为了体现教派平等。但是在流亡半世纪后的今天,继续保留这种议员名额的分配,被认为起到的是强化地区和教派分隔作用,已经不利于流亡社会。
印度的几十个流亡藏人定居点之间经常相隔一两天车程的距离,一个没有知名度的人想从不同居民点获得足够选票几乎没有可能。欧洲藏人分散在多个不同国家,北美藏人则分散在比印度还大几倍的土地上。流亡藏人的这种分散状态造成他们只要离开自己生活的社区,相互间就很难沟通和了解。当选议员因此往往被限定在事先已为众人所知的人中间。这种状况不利于改革和发展。
从长远看,目前流亡议会的议员选举制度最终需要改革,由教派选举各自议员的方式也不会一直不变。但是怎样改革,以及如何才能推动和完成改革,目前尚不清楚。不过有一点可以想到的——这种改革最好能在达赖喇嘛健在时完成,否则没有达赖喇嘛的权威和仲裁,让掌握着立法权的议会进行自我改革,说不定会陷入刀锋砍刀背那样的困境中。
(本文为RFA藏语节目,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