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昆的儿子想让天下人知道什么?
•张若美•
中共十四大召开之前不久,大陆人民在每晚的电视新闻联播节目中,看到了杨尚昆之子杨绍明出版了他的摄影画册——《邓小平和世界各国领导人》,并看到了杨绍明在画册首发仪式上与邓小平之子邓朴方亲切拥抱的场面。看上去,这是杨家又一次向邓家表示效忠,两家的联盟似乎更为紧密了。但是刚过几天,人们就得知杨氏兄弟被老邓卸磨杀驴的消息。
邓小平制服了“强硬派”?
海内外不少人为此兴高采烈,似乎是老邓终于制服了“强硬派”,就此可以不受掣肘,重新举起改革旗帜了。自打“南巡”之后,老邓迅速恢复了“总设计师”的形象,威信甚至超过了“六•四”以前。他以酷似毛泽东搞文化大革命的手法刮起这股“邓旋风”,令人想起毛泽东当年抱怨大权旁落,连发表一篇文章都得去上海,以至必须越过所有组织环节,直接从天安门城楼上向红卫兵招手,才得以贯彻自己的意图。这一段时间,海外不少分析家也认为邓前几年很可能身不由己,在“强硬派”的攻势面前只能退守,因此才致使改革中断。外国人对中国“内幕”有隔靴搔痒的猜测并不奇怪,也可以原谅。令人可叹的是北京也有不少人犜敢狻坪趸拱筒坏谩嘈耪庖坏銧,有些人甚至会推论到连胡耀邦下台,赵紫阳下台,以至“六•四”屠杀,都不是邓的本意,而是在“强硬派”逼迫下,违心的不得已而为。
邓小平是受害者!
我相信这种形象是很中邓小平下怀的。尽管他可能不会故意去作伪,然而他(或善领他意会的人)只要稍做操纵,就可以使人们的猜测按照他的希望发展。
我不可能直接证实这一点。但这世上如果能有人了解邓小平的内心世界,对他以“伯伯”相称的杨绍明大概就应当算上一个。在那部貌似通篇给邓树碑立传的摄影集里,我感到杨绍明隐藏着一个心机,他试图告诉世人:从未有人逼迫过邓,邓做过的一切都应由邓自己负责。为什么杨要以如此曲折的方式暗示这一点呢?由此可以推想,原因只能是邓确实在制造假象,至少杨绍明那样认为,而邓的假象于之有最大不利的,就是杨家。
老邓不愿遗臭万年
中国的统治者对身后之名从来就有一种近似病态的关怀。邓小平也不例外。在毛泽东时代,中共人才济济,邓顶多排在二流角色,算得上重臣,却算不上历史人物。能让他摘取历史桂冠而实现垂名千古之梦的,唯有他在毛泽东之后所推动的中国改革牎H绻凇傲四”之前就死,他的一生也许真可以画一个圆满的句号,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伟大领袖”之一。
但是上帝有自己的安排牎!傲四”给了邓一个意想不到的打击。他仍然将成为历史人物牐唇峭耆喾吹男蜗蟆R环矫妫傲四”证实了他的改革是多么地脆弱和不完整,暴露出他一生奉行的“抓住耗子就是好猫”的实用主义哲学犛袪多么短浅牐浞窒允玖怂刹涣舜笃鞯木窒扌誀(应了毛泽东对他的评价牐涣硪环矫妫傲四”又把他放在了一个屠杀孩子与和平百姓的刽子手的位置。固然他一生可能杀过比这多百倍千倍的人,但那要么是在战场上,要么是在监狱里,要么是在“革命”中,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方法可以使他心安理得,甚至有光荣的自我感觉。然而,同一种意识形态却使他无从为镇压“群众运动”找到光荣的历史地位。在共产党的教科书上,镇压群众运动的人从来都是刽子手,绝无好下场,只能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当然,邓小平不是意识形态至上的人,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思想方法不会使他有任何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只有丢面子这一点除外。“面子”被林语堂称为中国人的最高法则。要做历史人物的人,只能比普通百姓更怕丢面子。邓小平的不幸恰恰在于,正是他的“改革开放”,把北京街头坦克屠杀学生和市民的真相置于各国的新闻记者摄象机前,又被他一心追求的“现代化”中的卫星、通讯技术、传播媒体等成倍地放大扩散到全世界,使他丢尽了面子(丢面子的规模大概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牐H绻怂烙凇傲四”之后不久,他必将只能被历史划进暴君行列,遗臭万年。
然而牐诵∑奖3肿沤】禒。他曾经被称为“打不倒的小个子”,他不但活着,而且又从幕后走上前台。他大概已经在韬光养晦的两年里考虑明白,要挽回面子牐匦鲁晌肺叭藸,就必须由他再一次重新举起“改革”的旗帜。“改革”是他的“专利”,是他的历史地位的奠基石。他只有坚持改革,而不是坚持别的,才是肯定自己,才是给自己的历史丰碑添砖加瓦。以他现在的年龄,他已经没有等待的资本,他不能象江泽民、李鹏那样慢悠悠的耗时间。在他刮起的歼灭战式的“邓旋风”中,在他对经济发展速度提出的“大跃进”式的要求中,都令人清晰地感觉充满他为身后定论和历史评说而必须与时间赛跑的焦虑。
不过对那一段黑色历史——牎傲四”,他已是不可能洗刷干净的。为了挽回面子,除了口头强硬以外,暗地里的补救的办法莫过于装扮成“受害者”。只要人们普遍认为他是受到逼迫,是不得已的,他对那段黑色历史的责任,便可以在人们模糊的猜测中,落到替罪羊——“强硬派”的头上。同时,他作为“总设计师”在改革中所犯的几个重大错误,包括砍掉自己的左膀右臂——胡耀邦和赵紫阳牐仁堑贾隆傲四”发生的直接原因,亦使他自己成为孤家寡人),也都可以在人们的心目中,一块转嫁于“强硬派”了。
胡耀邦死时老邓笑
在杨绍明的摄影画册里,有一张与重大场面无关,看似不起眼的照片:邓小平坐在沙发上,怀抱孙子,夫人卓琳站在他们身后,一家人喜笑颜开。杨绍明好象是在套用宣传领袖人物的“新八股”,表现邓是人不是神,家庭生活乐融融。在照片说明上牐钌苊髡庋吹剑骸989年4月15日在北京住所的客厅里,老俩口和小孙子度过愉快的周末。”不加注意的话,一般人是看不出这其中有什么深意的牎H欢灰嵌浴傲四”那段历史尚未如邓小平期待的那样“淡忘”了的人,就会被杨绍明精心注明的日期所提醒,记起胡耀邦是在那一天的早晨(北京时间7时53分)逝世——也可以说,以胡之死为引信的“六.四”运动,便是从那一天开始。
以邓的地位,决不会在事过数小时之后(他不会刚起床就让杨绍明来给一家人拍照片)还不知道胡的死讯,然而他不但没有半点惜别之感,他还在欢笑!在杨绍明的照片上,邓小平正在读手里一张纸,那是胡耀邦的讣告吗?也许杨绍明就是想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
如果邓小平对胡耀邦的死由衷高兴,那就不能不让人认为,邓早有除掉胡之心。那么,让胡耀邦下台,就根本不需要在别人逼迫下去做,而是完全出自邓自己的意愿。杨绍明用这张照片是要向人们提供一个思路,让人们自己接着往下去想牐骸傲四”起于北京学生要求重新评价胡耀邦,既是邓搞掉的胡,邓就决不会退步牐说囊灰夤滦斜厝坏贾露钥共欢仙稜,直至最终发生牎傲四”屠杀。那么,“六.四”的责任在谁,难道不是可想而知吗?
杨家不想当邓小平的替罪羊
当然,杨绍明费尽心机、拐弯抹角地向人们挑明这个事实,其目的并非是为了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也不至于是斗胆向邓小平挑战。杨家与邓本是一根线上拴的蚂蚱牐残碓诒鸬氖律希梢晕ǖ诵∑街谴樱欢诵∑匠涞薄傲四”的替罪羊,成为天下人唾骂的公敌,却是杨家实在难以下咽的。杨家兄弟是“六.四牎蓖郎钡闹苯又葱姓撸恢北缓D谕饪闯墒恰扒坑才伞钡闹饕宋铩H鐛
果在牎傲四”问题上,邓小平给世人造成自己受“强硬派”逼迫的印象,世人企望邓继续改革而宁愿相信他牐敲囱罴揖褪票亟晌傲四”罪名的主要承担者了。
据知情人士透露,杨家兄弟——杨尚昆与杨白冰——在几次重要场合下曾反复说这样的话:我党我军的任何重大决策,都是不可能不由小平同志亲自制定和批准的牎K钦饣岸际撬翟谏婕啊傲四”话题的时机,其所指与用意自然是昭然若揭的牎V泄舶选傲四”开枪的决策内幕定为最高机密,杨家兄弟却总有一股按捺不住的“解密”冲动,其根源就在他们自认为不是“主谋”,而仅仅是执行者。他们太想洗刷自己。
老邓对此肯定是极有恶感的。他把杨家兄弟赶下台,这个因素也许并非一点作用也没起吧。
老邓又在犯错误
杨绍明的照片试图告诉世人,如果说中共有“强硬派”的话,邓小平自己就是“强硬派”。我以为,这虽然并非事实,但与认为邓小平是受“强硬派”之害的观点比起来,却要真实得多。在任何一个政治格局中,都不可能没有分歧与对手。邓也一样,不可能完全没有对立者。但事实证明,总的来讲,邓在中国大陆的权威是包括陈云在内的其他人全都无法抗衡的。他的位置决非在不同对立面的某一方,而是在所有不同对立面之上。他用的手法是毛泽东的(也是中国历代统治者的)手法:制造派别,操纵派别,在派别之间玩平衡,让派别互相牵制、轮流坐犠蝗萌魏我慌晒谇看鬆,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让哪一派的路线成为主导牐餐葑约旱男枰龆ㄈ媚囊慌沙晌孀镅驙,自己则始终处于高高在上、永远有理,而且坐收渔利的最高仲裁者的地位。
因此,邓搞掉杨家兄弟,根本不象某些人评价的那样是一种“战胜”,而只能是算作牎芭灼薄6杂诘耍傲四”之后稳定社会局面的使命已经完成,杨家兄弟的用处已经不大,搞掉他们既有利于自己的形象,同时又可避免杨家兄弟尾大不掉,不利于中共政权的长治久安。
然而杨绍明的照片不仅使人想起,自邓小平“登基”以来,先抛弃胡耀邦,然后是赵紫阳,从效果上看,每一次都是他的一个错误,都使他变得更加孤立,都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那么这一次抛弃杨家兄弟又会怎样呢?象杨家兄弟那样既有资历牐钟惺盗,且又忠于他的重臣,他手下还有没有?如此卸磨杀驴,他将来还能倚重谁?固然此种权术可以防止出现强人,使邓的自身权威不受动摇,但也是对一个政权的致命削弱。中共自打执政以后,高层人物的素质不断下降,以至落到今天江泽民—李鹏这种如此孱弱、无能的班子,不能不说从毛便开始牭奶蕴咳说幕剖怯兄卮蠊叵档臓。老邓活时要天下只剩他一个强人才安心,等他一死,中国则将顿成山中无老虎的局面,东西南北的猴子就要一块称大王了。那时,靠他安置在中南海的几只弱不禁风的傀儡猴,又能管什么用?
奉劝诸君莫健忘
记得牎傲四”屠杀的第二天,我在北京街头看到一份张贴物。上一半是邓小平喜笑颜开的照片,下一半印着一句话:“邓屠夫,别看你今天笑得欢,小心将来拉心肝!”其间溢流的仇恨给我的震动,至今记忆犹新。然而今天,邓仍然在笑,人们又重新把他供奉成了“旗手”和“总设计师”。
我并不关怀杨家的沉浮,也不为中共政权的稳定操心,但是在提醒人们记住邓小平是牎傲四”屠杀的罪魁祸首这一点上,我和杨绍明却是一致的。我的目的不在追究责任归属,也无意鼓动把对邓小平的仇恨保持下去。我只是想说,邓当年改革,然后屠杀,今天又改革,可谁能保准,他明天就不会又要屠杀呢?在专制制度下,统治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并不足怪,最可悲的其实是受害者自己的健忘——吃一个甜枣,就忘记挨过的巴掌。
如果再感激涕零,连被屠杀也只能是活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