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
王力雄
最近一段,关于中国政府所称的“突发性事件”,在对外报道上出现了一个新变化——从原本当局总是想方设法封锁消息,变成了由中国官方新华社抢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今年3月以来藏区发生的几起事件,当局都同样用了这种方式。
自然可以看出,这种变化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精心安排,有目的,也有效果。其效果可以从已有事实看出:当新华社对事件进行抢先报道,国外重要媒体便会将其当作新闻,但因为没有其他消息来源,也不可能在第一时间挖掘到新内容,于是只能引用新华社报道。虽然引用时说明消息来源于中国官方媒体,让读者明白是中国的官方口径,但是一些本该直接引用新华社消息的海外中文媒体,却要绕一个弯引用国外媒体报道,再把新华社的消息源头隐藏得不易发觉。于是消息就获得了国外重要媒体的公信力。而中国政府的官方口径,也就变成了似乎客观的事实。
这说明中国政府正在变得精明起来,制定策略者已经非常熟悉国外媒体的规律和弱点,知道如何点中要害穴位。一般来说,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大众媒体是非常势利的。对他们来讲,所谓的新闻关键就是新。只要不够新,立刻就会抛在一边。因此当发生了事又不想引起媒体炒作时,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封锁,而是迅速将其变成旧闻。按照以前封锁消息的方式,只要消息还没有被挖掘出来,就始终具有新闻价值。真相越被封锁,越能激发媒体和记者的热情,让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去挖掘。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当今时代的信息管道和传播能力已经远非当局可以封锁得住。所以,与其徒劳地封锁,给媒体增加炒作机会和材料,不如主动出击,先行公布事件,既能改变封锁消息的专制形象,又能把新闻发布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使其他媒体只能跟在后面重复报道。对于那些嗜“新”如命的国外媒体,这种嚼冷饭会让他们立刻索然无味,失去继续挖掘的兴趣。于是,事件虽然公诸于世了,但是对事件的解释却被中国官方控制。而只要其他媒体失去了穷追猛打的动力,官方解释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当作真相,至少也是无法证明那不是真相。
这就是被中国当局总结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新策略。
(本文为RFA藏语节目,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