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
王力雄萨义德所说“殖民主义的目的就是不折不扣的实现人类在生物意义上的统一”,往往体现在殖民主义者要把所谓的“先进”强行送给他人,对他人的“落后”加以消灭的行为中。即使其目的真如所说那样,是为了他人的“幸福”,也是一种帝国主义的心态,因为那是一种强加——你认为的“先进”不一定是人家所需要,你强加的“幸福”可能正是人家所厌恶。
不错,人生的真谛在于追求幸福,但什么是幸福?社会学家早就指出,幸福不是物质的,是一种精神性感受,在人的温饱得到满足之后,幸福与否的感受就会和物质的增长相脱离,甚至和物质主义在整体上背道而驰。
追求幸福的途径不应该只有一条,也没有谁高谁低,各民族的文化包含着各民族追求幸福的不同哲学和路径,而所有不同的路径,对人类而言都是宝贵的。对它们取长补短,互为借鉴,才能给人类带来最大的和最稳定的幸福。我们不应该轻易抛弃任何一条得到幸福的路径,尤其每一条路径都是积累了千年智慧才获得。更不能认为得到幸福只有一条路径,就是所谓的现代化。
最近由英国新经济基金会(NEF)对全球178个国家所作的“快乐指数”调查,很能说明问题,全球最快乐的国家是瓦努阿图,但那个只有20万人的太平洋岛国“现代化”程度很低,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美国,快乐指数的排位却只在第150。这说明了立足于物质主义的所谓“现代化”,并非是追求幸福的最佳路径。人类对幸福之路的探索,并没有找到终极答案,而所谓的“先进者”,还有很多方面应该向“落后者”学习,他们会在学习中发现自己不像想象的那样先进。从这个意义上,保护各民族的文化就不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恩典,而是人类在为自己保存住古老智慧,以便能够给未来的道路指引方向和进行启迪。
当然,物质的发展是有必要的。如果只是在交通工具的意义上,藏人并不会抵制铁路,他们担心的是铁路会给他们带来什么,随着强加的“现代化”嵌入,他们会不会失去自己的传统与文化,甚至失去自己的民族?他们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被当作主体,甚至没有被当作对象。在整个策划和修建铁路的过程中,西藏人民对此怎么想,有什么意见,根本无人过问,完全都是由外来力量自行做主。很多藏人不喜欢青藏铁路,我想这才是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