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
王力雄
相比之下,西藏的生态平衡非常脆弱。西藏高原是中国几大江河发源地,那里的生态失衡会在向下传递的过程中成倍放大,因此藏区生态被破坏不仅是藏区自身的灾难,也会波及到中国内地。中国政府在1998年的长江大水后认识到这一点,终于采纳专家意见,下令禁止在江河上游的藏区砍伐森林,并建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区。
然而生态不是可以仅靠命令就能得到保护的。一方面,在藏区那种天高地远之处,警察连罪犯都难以抓捕,不执行生态保护命令的人更容易逍遥法外;从另一方面说,西藏高原的生物链脆弱,个别环节遭破坏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失衡,而政府是难以对生物链的所有环节都制定法令,派人昼夜看管的。
对于保护自然生态,没有什么比宗教做得更好。宗教不仅可以调节人类内心世界的平衡,还有调节人类与自然之间平衡的作用。在一个地区产生和普及的宗教,往往对当地人类和环境之间起到最佳的调节功能,形成生态、人类和信仰之间的最佳关系。例如藏传佛教对自然的谦卑和对所有生命的慈悲为怀,对保护西藏高原脆弱的生态就是十分有利的。在藏传佛教的观念中,万物众生平等,人无特权,不能为满足人追逐财富的欲望而随便牺牲别的物种。佛教尊重和保持世界原本的平衡,追求众生的和谐状态。在佛教兴盛的时代,藏人不会轻易杀死一个蚂蚁,因为按照佛教的转世观念,那蚂蚁上一世可能就是其父母。藏人也不会为满足此生欲望掠夺性地毁坏草场,因为他未来转世后,无论转世为人还是牛马,都要靠那草场继续生存。按照藏传佛教的来世观念,保护生态不是给别人做的,而是为自己所做。即使破坏生态的代价不能在这一世显露,下一世还是得由自己来付。
以宗教保护生态,不需要政府投入资金和精力,只要政府不进行压制,给宗教以真正的自由,宗教就会自动去做上述工作。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简直是无本万利。去藏区旅行,往往可以看到寺庙周围的生态被保护得最好。你会惊讶僧侣们用传统方式体现着现代的环保精神。僧侣和寺庙在青藏高原无处不在,拥有对百姓的崇高权威,又和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让他们发挥作用,他们可以成为非常有效的力量,帮助社会和政府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2005年12月
(本文为RFA藏语节目,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