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
王力雄
中共内部近年出现新的声音,主张“以新型的执政意识重新审视宗教功能”,“开辟一个‘功能主义’新视角”, “不再被动应付宗教”,而要对宗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化为“积极因素”。比起摧毁宗教或腐蚀宗教的政策,这是一种进步,但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却不能实现所谓的“功能主义”。
宗教是一个完整、甚至是包罗万象的体系。宗教体系有很多层面,不同角色与不同部分在其中各归其位。在这种结构中,不需要每个局部角色体现整个体系的完整意义,只需要完成局部功能就可以。宗教的关键是体系完整,只要体系完整,众多局部就可以经过体系的组合而实现宗教的整体意义,完成宗教的整体功能。那些局部如同多米诺牌一样相互制约,彼此支撑,不能简单地论定哪个局部可以去掉。即使单独看某些局部似乎无用甚至有害,但其是整体中的一个支点,去掉它会带动连锁变化,体系的完整性就会出现缺失。
因此,对宗教不能采取实用主义态度,不能只开放看上去对自己有利的部分,禁止看上去对自己不利的部分。作为体系,所谓“精华”与“糟粕”不可分,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即使宗教有改革的必要,也不是能够以世俗权力从外部推动的,不能是外科手术式的局部切除和移植,而必须是宗教从自身内部进行的改革,是一种自发的、平衡的、水到渠成和整体协调的改变。只有发自于宗教内部的改革才可能是良性的和平衡的改革。
能够看到宗教的现世功能是好事,但是还需要认识到,宗教的现世功能只是其走向彼岸世界过程中自然结出的果实。这种关系不能颠倒。彼岸世界怎能被现世权力引导和改造?这样的想法违背宗教的基本原理,如果不是对宗教的无知,就是出于权力的自以为是。现世世界如果真想“利用”宗教的话,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不要对宗教进行干涉,给宗教以充分自由。那时,宗教的善果将会自然降临人间,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