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
王力雄
中国文化结构解体带来的危机,可以用“脆化”形容。作为社会分子的人际之间失去粘性结合,分子水平的无序和冲突富集为整体状态的紧张。法律和警察虽然能够一时保持社会秩序,却如同捆在玻璃器皿上的铁链,一旦有类似跌落那样的震荡,不但无法避免器皿粉碎,还会起到加剧的作用。
法律、制度、组织、强力机构等虽然都是整合社会的手段,但是把天生具有动物性本能的个体整合为一个有秩序、各归其位、共同发挥合力的大规模社会,最有效的整合只能来自每个成员内心。只有每个成员的内心存在“自觉的法官”,社会平衡和稳定才有保证,经济、政治的良好发展也才有可能——这就是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决定作用所在。
文化结构解体撤除了每个人内心的“守门人”,使中国人的欲望以前所未有的贪婪喷涌而出。那种贪婪乘以十四亿人口,堪称世上最大的贪婪。如果中国拥有足够的自然资源,人可以向自然索取财富满足物欲,也能认识到合作比敌对有利于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不幸的是,中国的人均资源实在太少,注定没有这种可能,于是满足欲望就可能导向另一条途径——相互争夺。
所谓争夺,不一定全是明火执仗违法犯罪,也许是钻法律空子,也许是做买卖以次充好,也许是迫使工人延长工时,也许是捡了别人钱包不还……分开看,都是小事,只引起局部矛盾,无关宏旨。问题是如果多数社会成员都在进行这种损人利己的争斗、算计和疏离,经过阶梯式的积累和传递,就会加强社会整体的“脆化”,酿成宏观政治和经济的大风大浪,甚至最终导致社会危机。
因此对未来中国,最深刻的危机并不在经济、政治方面,而是文化结构的解体。单纯的经济、政治都在表层,即使有危机也不难度过,文化结构解体所导致的精神紊乱,却会从根上毁掉社会。我这样说,还包括对时间因素的考虑。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可以在几年或几十年内得到调整甚至重建,文化结构的形成却必须经历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演进,并且文化结构不能由人为设计和建设,所以一旦解体,就等于再无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