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
王力雄
保守和进步的争论是一个长期主题,当代藏民族也被卷入其中。我不反对进步,但是在保守步步退后,现代化浪潮不断高涨的今天,如果把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称为“保守”,我觉得应当给予格外的珍惜。
回首近代历史,很难想象有哪个时代经历这么多变化。“革命”成为最辉煌的词汇,“先进”倍受羡慕,“现代化”被梦寐以求,相应的则是一系列“砸烂”、“推翻”、“消灭”和“决裂”,包括商业化对新奇和变易走马灯般的追求。
人类真从无止境地追求进步中得到了幸福吗?对于多数人,在看似鼓满风帆的现代化航船下,其实没有自我把握航向的舵,也没有获得安宁的锚。不停的变易给人带来惶惑、疲倦、失去自信和日益浮躁。否定和毁坏的癖好摧毁了精神信仰,使真理沦为虚无。物质世界在快速变化中越来越富有,精神世界却在快速变化中越来越贫乏。旧的否定了,新的却无根,这就是人在物质富有的同时,精神却陷入烦恼不安的原因。
意义与价值的体系需要千百年进化,除了接力式的苦思冥想,还需要漫长的传播教化,磨合调整,直至溶入文明血脉,化作民族集体潜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不可少,继承更重要。频繁的变化难免导致失衡。恐龙由于环境突变灭绝,生态平衡被工业化进程打破;人类的精神世界也同样如此。
失去终极性意义与关怀,人生追求只能停留于表层价值——成功、有钱、地位等。那可以使人忙忙碌碌,却不一定得到幸福和充实,更多的是劳累、厌倦和永无满足的挫折感。今天,无论是东方西方,精神大厦都在解体,道德沦丧,心理疾病扩散,精神理想破灭。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入,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却形同陌路,日益模糊。信息淹没一切,智慧思想萎缩枯竭,半文盲的歌星被视为人生导师,作茧自缚的法律取代良心,而武装到牙齿的警察成了维持太平的唯一保证。
说到底,今天人类的根本危机在于精神意义与价值体系的丧失。充斥人类视野并使人类穷于应付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危机,其实都出于这个根源。在西藏走上追求现代化道路时,实在应该铭记这种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