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
王力雄
文革时期,旧西藏的“领主”在路上与“翻身农奴”相遇时,“领主”会远远侧立路旁,一只袖子搭在肩上,弯腰吐舌——那是旧时代下等人对上等人的礼节──等“翻身农奴”走过后才敢继续走自己的路。现在则变了回来,又是“农奴”在路边弯腰吐舌,给当年的“领主”让路。这种变化并非有人强迫,也未曾有人明说,完全是自觉的。虽然政权没有变,中共做主人的姿态没有变,然而通过现实生活,普通老百姓已经感受到旧时代正在悄悄返回。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按照时代变迁调整自己的行为。
如果说发生在农民身上的变化是出于对形势变化的反应,在西藏城市——尤其是在拉萨发生的变化,则应该看作是价值观的复辟。毛泽东时代,旧西藏的贵族是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身份,今天又重新成了荣耀。把自己和贵族扯上关系是一种时尚,人们相互攀比,对贵族世系如数家珍,对贵族的生活方式津津乐道。而在旧西藏地位低下的人,例如铁匠,在文革时代被视为出身最好而受重用,现在也重新回到受歧视的地位。在拉萨的聚会场合,只要知道某人祖上是铁匠,哪怕他从来没碰过打铁工具,而且早已是国家干部,人们也会躲着他,把他当作不洁之人。我听说一位已经当了高官的铁匠后代,上下班有专车接送,参加聚会时也要自己带杯子,不用主人家的杯子,也不去喝共用一个酒杯的转圈酒。因为那种喝酒转到铁匠的后代时会跳过去,场面令人尴尬。和文革相似的是,今天拉萨人在联姻时也要查对方三代,但是标准完全颠倒过来,家里有铁匠的绝对不行,而若是有贵族,则会大大加分。
虽然这是对毛泽东时代的逆反,但藏人中的有识之士并不欣赏这种轮回。对贵族不加批判地认可与羡慕,暴露出当前社会思想的轻浮和缺乏历史反思。其实当年西藏贵族的整体腐朽,对西藏覆灭有很大责任。今天贵族重新成为人上人,除了是一种没落风气的回潮,也是西藏重新出现阶级分化的反映。而对待铁匠后代那种类似种姓制度的人格歧视,其中即使有西藏传统文化的因素,却并不符合佛教思想,也不符合民主世界的潮流。